最新动态
NEWS



糖尿病为什么盯上了“年轻人“?
糖尿病年轻化:这不是危言耸听
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,根据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,中国20~79岁糖尿病患者数量约有1.4亿,占全球糖尿病数量的1/4。
一项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,在2型糖尿病新发病例中,40岁以下人群的比例从3%攀升至10.9%,实实在在涨了3倍多。这意味着,糖尿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年轻人同样需要提高警惕。
为何糖尿病会盯上年轻人?
家族史、既往病史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。
1、生活方式的改变
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,无疑是糖尿病年轻化的重要推手。不规律的饮食习惯,高糖、高脂肪食物的频繁摄入,缺乏足够的运动,这些都为糖尿病的滋生提供了“温床”。加班熬夜成为常态,生活压力巨大,这些因素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2、肥胖问题的加剧
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年轻人的肥胖率也在不断上升。过多的脂肪堆积,尤其是腹部脂肪,会干扰身体的代谢功能,增加胰岛素抵抗,从而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3、家族遗传因素
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,那么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。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年轻人也不能忽视这一点。
对血糖的干预要义,一个字:早。
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》建议:35岁及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。如果您在体检报告中发现了血糖指标异常,请一定尽快到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。及时控制,不晚!
1、调整饮食:三餐规律,少食多餐,避免暴饮暴食
-
减少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热量食物的摄入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-
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选择低GI(血糖生成指数)的食物,如燕麦、糙米、全麦面包等,有助于稳定血糖。
-
改变吃饭顺序,先吃蔬菜,再吃肉,最后吃主食,这样可以减少主食的摄入量,延缓血糖上升。
2、积极锻炼: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运动,累计达到150分钟
-
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也可以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,如举重、俯卧撑、仰卧起坐等,增强肌肉力量,提高基础代谢率。
-
减少久坐时间,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,哪怕只是简单地伸展身体,也能促进血液循环,消耗热量。
3、规律作息: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
-
早睡早起,保证每天7 - 8小时的充足睡眠。
-
避免长期熬夜,学会缓解压力。
4、控制体重: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
将BMI(身体质量指数)控制在18.5 - 23.9之间。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,避免超重和肥胖,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。
5、定期体检、定期监测血糖:
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、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年轻人,要定期检测血糖,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。尽早发现血糖异常,及时采取干预措施。
生活可以如甜如蜜,但身体万万不能“多糖”。别心存侥幸,从身边点滴做起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重视定期体检,别让糖尿病有机可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