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
NEWS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糖尿病更“偏爱”哪些人?这6类高危人群请注意
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。近年来,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,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也已达到11.2%。
	
生活中,不少看似健康的人,血糖其实已在悄悄升高。若不及早干预,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。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干预,是延缓甚至预防糖尿病的关键。
	
	
一、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?
	
1)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
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,本人患病风险将增加2–4倍。
	
自我监测:
- 
		每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(FPG)和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 
- 
		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(随机血糖≥7.8mmol/L需警惕) 
	
2)超重/肥胖人群(BMI≥24,或男性腰围≥90cm、女性腰围≥85cm)
脂肪过多堆积,尤其内脏脂肪,会分泌炎性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,导致胰岛素抵抗。
	
自我监测:
- 
		每月测量体重与腰围,目标为BMI≤23.9 
- 
		每半年检测一次血脂四项,重点关注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 
	
3)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
妊娠期出现高血糖,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不足,未来10年内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达50%。
	
自我监测:
- 
		产后6–12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 
- 
		每年检测一次HbA1c,有妊娠高血糖史者风险增加7倍 
	
4)有巨大儿分娩史(新生儿出生体重≥4kg)
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4 kg)则反映胎儿期已存在高胰岛素环境。
	
自我监测:
- 
		母亲每6个月检测一次空腹血糖 
- 
		孩子从10岁起,每年检测一次HbA1c 
	
5)久坐生活方式(每日静坐≥6小时)
肌肉长期处于低能耗状态,葡萄糖摄取减少,胰岛素敏感性下降,糖代谢失衡风险升高。
	
自我监测:
- 
		使用智能设备监测每日步数,目标不低于8000步 
- 
		每周记录有氧与抗阻运动时长 
	
6)高血压或血脂异常患者(血压≥140/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)
高血压、高甘油三酯或低高密度脂蛋白等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表现,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。
	
自我监测:
- 
		每周3次监测晨起与睡前血压 
- 
		每季度检测一次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(sdLDL-C) 
	
	 
	
二、监测预警信号
	
	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:
	1.不明原因体重下降
	2.伤口愈合缓慢
	3.夜尿频次增加(≥2次/晚)
4.视物模糊伴口渴加重
	
三、定期监测血糖——预防第一步
	
定期监测+主动预防,是远离糖尿病最有力的方式。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一定要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。同时家中常备一台血糖仪,定期进行血糖筛查,特别是对于年龄超过40岁、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来说必不可少!
	
	 
	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380号
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38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