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

NEWS

最新动态 新闻资讯 儿童节特别活动 | 瑞特血糖仪守护儿童糖尿病患者快乐成长
新闻详情页顶部背景
新闻详情页背景
新闻详情页logo

儿童节特别活动 | 瑞特血糖仪守护儿童糖尿病患者快乐成长

糖果,是童年的味道,但有一类特殊的孩子,即使在六一儿童节,都不能尽情享受糖果的快乐,他们就是儿童糖尿病患者。

近年,中国儿童糖尿病出现患病率上升、患病年龄提前的趋势。今天是六一儿童节,Mr.Right惦记着“小糖豆”,在此把他们介绍给大家,让更多人关注这些特殊的”小可爱“。

被忽视的“小糖豆”

儿童糖尿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。很多家长认为,糖尿病患儿只是个例,可事实远非如此,“小糖豆”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。

新发的儿童糖尿病患者中,有90%以上是1型糖尿病,这与成人常见的2型糖尿病有很大的不同。

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,从而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。其患病因素与遗传、环境、自身免疫、肥胖等有关。

这就是儿童糖尿病的症状:

● 患儿突然出现饮水量、排尿次数增加,尤其是夜间起夜次数增加。

●5岁以上又复出现尿床的现象。

●多食反而出现体重减轻。

儿童糖尿病还容易被误诊,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:

1. 儿童糖尿病患者“三多一少”(多尿、多饮、多食及消瘦)的症状不容易被人发现。

2. 发热、呼吸困难、精神不振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多见于小儿,常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、支气管炎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。

3. 以腹痛、腹泻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发病急,常被误诊为肠炎、急性阑尾炎等。

急性并发症也可能致命

儿童糖尿病不只是慢性病,其急性并发症还会有致命风险。

酮症酸中毒

酮症酸中毒是当血糖过高,血液中酮体积蓄过多,超出机体代谢能力而出现的一种代谢性中毒表现,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。

发作时主要有以下表现:

1.“三多一少”的症状明显加重。

2.极度虚弱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。

3.食欲减退、呕吐、腹痛。

4.呼吸深大,伴随“烂苹果”的味道等。

低血糖

低血糖是相比酮症酸中毒危险性更高的症状。当胰岛素注射量与进食量、运动量不平衡时,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。

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家长饮食管控过于严格,或部分大孩子私自调节胰岛素剂量或陡增运动量时。

低血糖发作时,主要表现为心慌、乏力、手抖,甚至昏迷、抽搐等,如不能及时补充糖分,有可能影响患儿大脑的发育,甚至危及生命。

“小糖豆”必须坐上“五驾马车”

对儿童糖尿病的治疗,远不只是家长所想的打针、吃药那么简单,需要医护人员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,控血糖“五驾马车”缺一不可。

药物治疗:确诊1型糖尿病后,患儿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,并须根据病情遵医嘱调节药物用量,按时随访。

教育和管理:家长应加强疾病知识学习,包括胰岛素泵的使用、血糖监测、饮食指导、运动指导等。

这一方面可以帮助“小糖豆”控制病情,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;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家长摆正心态,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依从性。

血糖监测:家长及糖尿病患儿应根据治疗方案,学会灵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,进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。建议每天监测3~4次,及时获取更多的血糖控制信息。

如果突发任何身体不适,以及剧烈运动前后、饮食发生显著变化后,都应及时监测血糖。

饮食治疗:家长应注意孩子饮食营养成分的组成及分配,一般应遵循这样的比例:碳水化合物占50%,脂肪占30%,蛋白质占20%。

由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,因此需要成年人监督,不能允许其任意进食,尤其是不能多吃零食,以免造成胰岛素用量不易控制。

应对其加强糖尿病教育,使其认识到不能任意进食糖果、糕点等食物。

运动治疗:糖尿病患儿更需要科学运动。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及胰岛素的用量,更有助于降血脂,增强体质,促进生长发育。运动时间可安排在饭后一个半小时,每天至少运动一次,每次运动时间为30~60分钟。

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,“小糖豆”也可以参加,例如篮球、网球、足球、游泳、自行车和登山等,甚至可以参加正式比赛。

但运动时要注意遵医嘱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和进食量。

做好这“五架马车”,“小糖豆”也可以拥有快乐的童年。